騰訊科技訊,據外媒報道,亞馬遜周四公布了 2018 財年第一季度財報,業績堪稱完美,該公司股票周五開盤大漲8%,盤中創下歷史新高。
據財報顯示,亞馬遜該季度總銷售額為 510.42 億美元,去年同期為 357.14 億美元,同比增長 43%;按美國通用會計準則計(GAAP),凈利潤為 16.29 億美元,去年同期為凈利潤 7.24 億美元,同比增長 125%;合攤薄后每股利潤為 3.27 美元,去年同期為每股利潤 1.48 美元,同比增長 121%。
財報發布之后,各大投行一致給予亞馬遜股票“買入”(或同級的“增持”、 “跑贏大盤”等)評級。亞馬遜股票周四在納斯達克常規交易中上漲 3.96%,報收于 1517.96 美元;收市后大漲 6.26%,達到 1612.99 美元。
周五開盤后迅速飆升 7.9%,一度超過歷史高點 1617.54 美元,盤中最高摸至 1638.10 美元。
以下是各大投行對亞馬遜的評價:
美銀美林:給予“買入”評級
“各項業務均表現強勁,推動亞馬遜營業收入大幅超過市場預期。AWS 營收增長率由去年第四季度的 45% 上升到 49%,利潤率高達 25.7%,繼續推動零售投資和利潤增長。雖然第一季度業績明顯受益于會計準則的某些變化,但這個季度很好地展示了亞馬遜的內在盈利能力。”
花旗:給予“買入”評級
“關于亞馬遜 2018 財年第一季度財報,有幾件事值得關注,包括:1)毛利潤超出花旗預期5%,超出市場一致預期7%,同比增長 53%;2)AWS 增長速度加快,同比增長率達到 49%;3)零售業務保持強勁增長,增長率為 26%。總的來說,我們預計還會增長,將 12 個月目標價從 1700 美元上調至 1900 美元。”
摩根士丹利:給予“增持”評級
“亞馬遜高利潤率業務(AWS/廣告/會員服務)增長不斷加速,推動第一季度毛利潤比去年同期增加了 40 億美元,推動利潤創歷史新高。鑒于 AWS/廣告/Prime 會員服務仍處于增長初期,預計這種增長趨勢還會繼續。”
高盛:給予“買入”評級
“我們正處于亞馬遜投資周期的最佳時期,新的履行中心和數據中心正推動營收加速增長,而增量產能利用率也在推動利潤率上升。我們仍處于從計算到云的轉型的早期階段,傳統零售業也在向網絡零售轉變,我們認為市場低估了這兩個趨勢給亞馬遜帶來的長期經濟效益。”
德意志銀行:給予“買入”評級
“亞馬遜發布了一份靚麗的季度財報,其增長速度和盈利能力都超過了德意志銀行和華爾街的預期,并且宣布將 Prime 會員服務的年費從 99 美元提高到 119 美元。亞馬遜一直是我們 2018 年重點關注和推薦的股票,從第一季度開始,我們對該股越來越樂觀。我們認為,很難在西方找到類似規模的企業。”
Cowen 公司:給予“跑贏大盤”評級
“亞馬遜 2018 年第一季度業績全線超出預期,營收超出預期,營業利潤幾乎是業績預期的兩倍,AWS 等各項業務表現強勁。第二季度業績預期超出華爾街平均預期的上限。”
摩根大通:給予“增持”評級
“亞馬遜仍然是我們分析師關注名單上首選和推薦的三只大盤股之一。重申給予該股增持評級。根據 SOP 分析,上調其目標價至 1900 美元。”
奧本海默:給予“跑贏大盤”評級
“該公司宣布將美國 Prime 會員服務的年費上漲 20 美元,這將有利于 2018 財年下半年訂閱服務收入增長。關于廣告業務的披露,估計這項業務 2018 年的收入將達到 60 億美元,目前同比增長 66%。總的來說,增長勢頭強勁,仍在加速。”
Jefferies:給予“買入”評級
“亞馬遜發布了驚人的第一季度財報,總營收 510 億美元,超出華爾街平均預期2%,同比增長 43%,利潤率達到 2016 年第二季度(3.8%)以來的最好水平;而且,第二季度業績指引超出華爾街預期。我們看到 AWS、Prime 會員服務和新興廣告業務表現強勁,可以推動該股持續表現優異。”
麥格理:給予“跑贏大盤”評級
“亞馬遜執行得非常好。由于其核心第一方和第三方零售業務繼續從所有競爭對手那里獲得顯著份額,其訂閱業務、AWS 和廣告業務均大幅超出預期。我們相信,即使沒有核心零售業務的利潤增長,其他業務在未來幾年內也能帶來可觀的利潤增長,并將使亞馬遜成為首家市值超萬億美元的公司。”
尼達姆:給予“買入”評級
“亞馬遜發布了強勁的第一季度業績,營收和營業利潤均實現增長。營收上升主要是受亞馬遜第三方賣家、訂閱服務和 AWS 三項關鍵業務的增長推動。我們預計,這三駕馬車將推動亞馬遜在可預見的未來繼續增長。”
瑞銀:給予“買入”評級
“在 2018 財年第一季度財報和第二季度業績指引中,亞馬遜營收增長超出了投資者預期。AWS 云計算部門,這都是長期增長投資者關注的重點。我們繼續重申我們的立場,即亞馬遜是我們關注股票池的核心股票,投資它可以分享電子商務、云計算、媒體消費、數字廣告和人工智能語音助手等領域的長期增長趨勢。”
Suquehanna:給予“買入”評級
“我們繼續看好亞馬遜,因為我們認為該公司是一個長期增長者,在電子商務、云計算和廣告這三大增長市場占據領導地位,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預計它的各項業績還會增長。催化劑包括季度內電子商務數據、特定事件比如 AWS 峰會、AWS 產品公告、定價決策和季度業績。”
古根海姆:給予“買入”評級
“亞馬遜快速擴大的 Prime 會員數量正推動零售業務大幅增長,同時也在加速 AWS 業務,盈利能力也正從強勁的 AWS 業務和不斷增長的廣告業務中獲益。亞馬遜還宣布將 Prime 會員服務的年費從 99 美元上調至 119 美元。亞馬遜是我們首選的成長股。”
DA 戴維森:給予“買入”評級
“亞馬遜周四發布了兩份重要聲明:1)將 Prime 會員服務的價格從 99 美元上調至 119 美元;2)一個各項業績大幅增長的季度。我們將目標價從 1800 美元上調至 1900 美元,更新了我們的貼現現金流分析,包括我們的長期調整 EBITDA 利潤率將由之前的 19.5% 上升到 20%。相比之下,2017 年為 11.1%。”
MKM Partners:給予“買入”評級
“我們仍然認為市值可以在未來的幾年里增加兩倍,因為亞馬遜網站將繼續獲得零售消費的份額,并且擴大其在生態系統中的價值份額;隨著云擴展到主流 IT 和消費掉大部分技術預算,AWS 繼續保持主導地位。”
Canaccord Genuity:給予“買入”評級
“雖然一些會計方法的改變會讓未來幾個季度的對比情況發生變化。但是,鑒于亞馬遜的關鍵驅動因素和公司在市場和投資領域均大獲成功,我們很難確定哪些業務將發生變化。雖然價值似乎在過去幾個月里有所上升,但是基本面仍然有可能強勁。”
BMO 資本市場:給予“買入”評級
“這是該公司歷史上利潤第二高的季度。我們相信,該公司的廣告業務的持續增長發揮了關鍵作用。公司今年的營收為 95 億美元,大幅超出我們之前預測的 69 億美元。”
Piper Jaffray:給予“增持”評級
“亞馬遜報告稱,其營收比華爾街平均預期高出2%,營業利潤比華爾街預期高出 91%。第二季度業績指引的上端對應營業利潤率提高 200 個基點,華爾街平均預測的提高量為 40 個基點。這一前景表明利潤增長將穩健回歸,我們相信利潤率在今年年底之前還將繼續提高。”
Stifel:給予“買入”評級
“亞馬遜在第一季度報告了一份令人矚目的季度業績:營收和利潤增長高于我們和華爾街的預期。強勁的業績是由 Prime 會員服務持續增長的勢頭和更高利潤率、快速成長的企業領域推動的,包括 AWS 和廣告服務等。”
大西洋證券:給予“增持”評級
“第一季度營業利潤同比幾乎翻倍,因為 AWS 再次加速增長,廣告業務持續強勁增長以及核心電子商務業務提供了另一部分強勁的業績。第二季度業績指引暗示了類似的趨勢,同時,投資速度似乎并沒有放緩,這些投資應該能推動多年的強勁增長。”
Raymond James:給予“跑贏大盤”評級
“亞馬遜在北美、國際和 AWS 上表現強勁。亞馬遜在本季度也表現出強勁營業水平,大幅超過華爾街的預期和業績指引。”
野村證券:給予“買入”評級
“亞馬遜第一季度展示了又一個營收強勁增長的季度。然而,或許更重要的是,我們認為銷售增長的構成繼續標志著亞馬遜未來的利潤軌跡,讓公司向著盈利能力提升的方向邁進。第一季度的該公司兩年來利潤率增長幅度最大的一個季度。”
貝爾德:給予“跑贏大盤”評級
“亞馬遜繼續在關鍵增長項目上表現出令人印象深刻的執行力,這從 AWS、廣告和第三方服務收入加速增長就可以看出來,這些業務的增長推動盈利能力大幅增長。隨著美國 Prime 會員服務年費提高到 119 美元,我們相信亞馬遜的選擇/便利競爭優勢只會增加,因為該公司積極擴張進入垂直領域,增強快速支付,和增加 Prime Video 的選擇。”
富國證券:給予“買入”評級
“亞馬遜報告了一個非常強勁的季度,毛利潤和整體營業利潤分別超出我們的預期6% 和 40%。在細分市場中,人們注意到了強勁的加速,尤其是在 AWS 業務中。與此同時,AWS 發布了迄今為止最賺錢的季度報表。”
Evercore ISI:給予“買入”評級
“亞馬遜的一個關鍵主題是,增量收入增長來自于結構利潤率高于核心第一方電子商務銷售的業務。第四季度高利潤率業務包括:1)第三方賣家服務,2)訂閱服務,3)AWS,4)廣告/其他,這些業務的業績均超出了預期,顯示出本季度的加速。”
SunTrust:給予“買入”評級
“強勁增長是普遍的,電子商務、Prime 會員服務、AWS 和廣告等業務都實現了強勁增長,并暗示亞馬遜可能會在高利潤的細分市場、AWS 和廣告業務的領先優勢下,利用投資者一直在等待的融資優勢。我們估計,亞馬遜現在是第三大、增長最快的數字廣告平臺。如此規模的擴張應該會帶來不公平的競爭優勢。”
來自: 騰訊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