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在線視頻網站的廣告越來越長,通常在 15 秒以上,而且還不能跳過,而國外 Youtube 的視頻只有 5 秒就可以跳過了,等待時間很短。
原來,Youtube 采用的是一個叫“TrueView”的廣告政策,只有當廣告被持續觀看 30 秒以上才會向投放人收費,這對自己、廣告投放者、網民都有好處。
對于廣告投放者來說,5 秒后就跳過的用戶明顯不是自己的潛在消費者,他們跳過谷歌還不會向自己收費,何樂而不為呢?如果有人聚精會神的看了 30 秒,那很可能對自己的產品感興趣了,這時再給谷歌點兒廣告費自然也很愿意。
而且谷歌的這種策略也形成了良性循環,投放者知道自己的廣告是給針對性用戶看的,所以效果也不會做的太屎,比國內“單挑 Boss,怒刷裝備”好上不止一個檔次。
那么國內的優酷、愛奇藝為何不跟進呢?新浪微博廣告產品經理@邁阿密的嚴寒 進行了剖析,他表示原因有三。
首先是,YouTube 和優酷、愛奇藝在業務模式和商業模式上有者本質的區別,國內視頻網站是高價購買的精品版權內容。比如簽一部《羋月傳》,廣告主就會趨之若鶩,根本不愁賣,所以不需要賣效果廣告。
YouTube 視頻基本都是用戶貢獻的,量和質,YouTube 都不占優勢,如果它也像優酷愛奇藝那樣定價售賣,最可能的結果是售出率極低,只能賣效果廣告,按最終效果收費。
第二個原因是,技術基因和媒體基因也從一定意義上決定了兩種售賣方式,這也是一個專注用戶原創、一個血拼版權的原因。
最后一個是國內視頻網站需要保護會員利益,如果廣告 5 秒就能跳過,還有多少人會去開會員呢?
該產品經理還指出,其實,YouTube 和優酷愛奇藝在遵循廣告的基本邏輯上是內在統一的:高品質視頻按高溢價定價售賣,長尾流量按效果競價售賣。
比如 YouTube 于 2014 年 Q2 推出了 Google Preferred 項目,把前5% 的熱門頻道進行打包,每年舉行盛大的招商來定價預售這些廣告,這其實就是優酷、愛奇藝模式;而優酷、騰訊視頻現在也各自的長尾視頻通過接入 DSP 和效果廣告平臺的方式推出了 5 秒可跳過的貼片廣告。
來自: 驅動之家